
由霞浦县政协、霞浦县留余文化研究会与今古传奇杂志社联合举办,以留余文化为主题的全国征文大赛,4月21日在湖北武汉揭晓,共有40部作品获奖。
(资料图片)
留余文化,源于南宋名臣王伯大的《留余铭》。王伯大系南宋长溪(今福建霞浦)赤岸人,曾任宋理宗朝枢密副都丞、刑部尚书、端明殿学士、签书枢密院、参知政事(副宰相)等职务。他一生清廉,从不以权谋私。他忠于国家,忧国忧民,敢于直谏,被誉为“骨鲠大臣”。本次征文活动共计收到1035篇来稿,体裁有小说、剧本、散文、诗歌、论文等。经过主办单位组织评委、专家,对参赛的全部作品,进行公开公正公平的严格评选,最终评出一等奖2名、二等奖3名、三等奖5名、优秀奖10名以及入围奖20名。
霞浦县作家王石斌小说《福宁奇人》斩获一等奖、作家吴曦小说《五行八作》喜获三等奖、作家林廷全散文《留余涵江》获优秀奖。
王石斌现为福建省作协会员。去年以来,他创作一系列以霞浦历史为载体的小说,作品展示家乡浓厚的海洋风光、民俗风物以及小人物充满正能量的故事。至今已在《福建文学》《短篇小说》《三角洲》《参花》《今古传奇》等刊物上发表18篇系列人物作品,共计7万多字。
吴曦现为福建省作协会员。近年来,吴曦力图通过对家乡手工艺者的技艺描述,唤醒现代人对民间文化的找寻以及重燃内心逐渐熄灭的生活。目前,已在各级文学期刊发表系列作品26篇,计10万多字。
林廷全是市作协会员。散文《留余涵江》借助涵江先民引种荔枝造福子孙后代,当代涵江人历尽艰辛创建涵江茶场为地方发展奠定基础等生动事例,表现涵江人所特有的留余后人的精神,具体诠释“留有余不尽之福以还子孙”的思想。至今在《福建日报》《闽东日报》《文化龙岩》《读写》《今古传奇》等报刊上发表过多篇作品。
文艺名刊《今古传奇》是湖北省一张文化名片,1981年创刊至今,推出《玉娇龙》(改编成电影《卧虎藏龙》)、《铁血将魂》(改编成电视连续剧《亮剑》)等不计其数的优秀作品。1986年,期发行量高达278万册,创当时全国文学期刊发行量第一。据悉,今古传奇杂志社将推出“留余文化全国征文获奖作品选”5月专刊,有22篇获奖作品入选,我县3名作家的获奖作品均上刊。
另外,霞浦县还于近期成立了大型电视连续剧《天下留余》剧组筹备处,并召开相关筹备会议。据了解,《天下留余》根据霞浦十大历史文化名人、南宋刑部尚书、副宰相王伯大的生平事迹改编,计划摄制40集。
电视剧讴歌真善美,给人以正面启示,塑造王伯大这个伟大历史人物的崇高精神和优秀品质。同时通过拍摄本土题材的电视连续剧,将加速文旅融合,进一步提高霞浦知名度。
留余文化征文大赛获奖名单:
一等奖(2名)
《福宁奇人》 王石斌
《留余风骨》 余显斌
二等奖(3名)
《梦回赤岸》 远山
《清风留余》 于博
《留福惠人间》 祝宝玉
三等奖(5名)
《五行八作》 吴曦
《王伯大清江赈灾》 吴瑞贤
《留余家风万古青》 许晓东
《走读霞浦》 王海清
《论“四留铭”对当今党员干部的启示》 陈永佳
优秀奖(10名)
《蒋三娘》 于光明
《青台人家》 尚长文
《霞浦人在上海》 卞正锋
《红魂》 张锡荣
《古树》 周耘芳
《留余天地宽》 徐景春
《留余涵江》 林廷全
《留有余,或是世间万物最初的真谛》 徐堇焱
《一把老墨斗》 应鲁恩
《贺新郎·留余文化咏》 贾来天
入围奖(20名)
《南宋名臣王伯大赋》龙健
《半句家训》 张昆明
《古钱币传奇》 乔世苓
《留余道》 李艳霞
《雪上空留马行处》 宓玉水
《一坛老酒,半路夫妻》 三千
《雪夜暗香》 李文山
《楹联里的玄机》 马朝虎
《留余铭里涵养的万丈光芒》 王德新
《留余文化,编织色彩的日子》 胡庆军
《河洛康家“留余”香》 宋宏建
《留余传家》 李伯华
《人生何处不留余》 龚远峰
《留余铭,兴盛了家族四百年》 雷婉
《留余铭闪耀古今》 李恩维
《留余文化从原点出发》 徐东颜
《日出口落》 梁朵
《有余》 谷以成
《留余文化走笔》 张庆忠
《心存留余天地宽》 苗云辉
◆本文信息综合自颜晨曦和《天下留余》剧组筹备处
§§
来 源:霞浦县文体和旅游局
编 辑:陈贞君
责任编辑:鲍少勤
审 核:吴光祥
文旅霞浦新媒体矩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