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资讯:美遭遇2次损失后,终于想到中国的好,别急着对话,先弄清楚三点

戎评说   2023-03-23 09:05:40


(资料图)

在接连遭遇两次损失之后,美方才想起中国的好,拜登政府官员再度呼吁和中国对话,但在此之前,美国方面先别急着对话,三点必须先弄清楚。

尽管拜登政府嘴上仍然不认账,但三天内多家银行破产的现实,已经表明美国开始出现系统性金融风险。自3月10日拥有40多年历史的美国硅谷银行宣告破产之后,当地时间3月12日,美国金融机构宣布因系统性金融风险,将位于纽约的美国签名银行予以关闭。虽然签名银行的规模和知名度都远较硅谷银行更小,但这家银行内的存款总额仍然达到890亿美元,约为硅谷银行1730亿美元存款的一半。对美国政府来说,在硅谷银行倒闭的三天之内,又出现一家银行的倒闭,不仅让美国财政部和美联储面临更大压力,也暗示着美国金融系统的风险正在悄然酝酿。

对硅谷银行和签名银行的倒闭进行分析,就会发现两家银行虽然本身的投资策略存在问题,没有做好足够的风险管理工作,但促成他们倒闭的根本原因还是美联储的激进加息。世界上没有任何一家银行不怕遭到挤兑,而造成挤兑的原因可能有许多种,有可能是出于对银行破产的担忧,也有可能是在出现了利率更高的银行产品之后,投资者选择抛售之前的银行产品。美联储去年一年的激进加息,让美国原本百分之一点多的利率上升为超过4%,这让很多买入长期理财资产的银行叫苦不迭。硅谷银行就是买了太多的长期债券,而这些债券的利润还不足2%,结果在出现了许多新的4%利润的理财产品之后,它持有的债券资产就出现了亏损。而可以确定的是,存在类似问题的银行绝对不止一家硅谷银行,很多银行或多或少都有类似的问题。

接下来,摆在美国政府面前的是一个系统性金融风险问题,如果美联储维持激进的加息策略,那么没人知道接下来会有多少家美国银行破产。如今银行破产导致的数百亿美元存款的窟窿,可能需要美国政府找地方掏钱补上,更可怕的是这可能仅仅是一个开始。在这样的情况下,美国政府又想起了中国曾经的好。毕竟在2008年金融危机时就是中国大规模为美国注入资金流动性,拜登政府的官员显然没有忘记这一点。美国财政部长耶伦和商务部长雷蒙多都已表示希望访问中国,而美国国家安全顾问沙利文也在上周表示,美国政府正希望和中国建立定期沟通。拜登政府想和中国进行对话的心情是迫切的,最有可能的原因,自然是他们想从中国获得新的金融支持。

面对美方有关恢复双边对话的呼吁,中方随即给出了回应,但这个回应应该不是美国想听到的。中国外交部指出,沟通的价值和意义在于增进理解、管控分歧,而不能为沟通而沟通,美方应当拿出诚意,以实际行动推动中美关系重返正轨。从中国外交部的这番发言来看,中方对于立即恢复和美国的对话并不着急,而是提醒美国先想清楚三个问题。那就是为什么要对话,对话的目的是什么,以及如何才能进行对话?中方提出这三个问题,其实正是指出美国根本没有为对话创造条件,也没有以实际行动来改善中美关系。

正如中国外交部所强调的那样,对话的意义应该是让双方相向而行,增进理解和管控风险。如果美国本来就没有想着和中国相向而行,那么对话就没必要进行。同理,要进行有意义的对话,那么美国方面自己也应该表现出诚意,这需要以实际行动来证明。例如在中美去年的会晤中,中方就要求美国在政治上尊重中国主权领土完整,在经济上公正对待中国企业,并停止对华半导体封锁等不公正的贸易行为。如果美国政府在上述问题上采取实际行动“改错”,那才能证明美国真的有诚意与中国进行对话和改善关系。而现在的美国政府不仅没有任何改变的迹象,反而还在一系列问题上触碰中国的底线,中方自然没有必要搭理美国要求对话的呼吁。总而言之,美方如果想恢复和中国的对话,那么他们必须先行“认错改错”。

精彩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