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图/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何晶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4月10日晚,2023中国·濮院时装周在浙江桐乡濮院时尚古镇开幕,将持续至4月16日。今年的时装周主题为“针织即时尚”,“新生”虚实双相数字时尚秀开启大幕,中国美术学院当代纤维艺术研究所策展的“尚织”纤维艺术展,让国内难得看到的一批重要艺术家的壁挂作品集中得以呈现。
谈到中国的纤维艺术,不得不提到一位保加利亚著名壁挂艺术家:万曼。上世纪80年代,万曼来到中国,希望能在中国创建一个东方壁挂艺术中心,最终他选在了杭州。1986年,中国美术学院创立“万曼壁挂艺术研究所”,这是中国第一个从事当代纤维艺术创作与教学的机构。在万曼的指导下,谷文达的《静则生灵》,施慧、朱伟的《寿》,梁绍基的《孙子兵法》三件作品入选瑞士洛桑第十三届国际壁挂双年展。
此次展出的“尚织”纤维艺术展,就呈现了两件万曼的现代壁挂作品,以及中国八九十年代一批重要艺术家的壁挂作品,这些作品在国内能以如此数量和完整的形式展出,并不容易。其中,施慧教授的作品《扇》,是其以纸材为媒介的代表作之一,彰显出了中国文化中特有的人文气质。
梁绍基的巨型壁挂作品《云(大佛)》更是难得一见的经典之作,这件作品本是美国新泽西州壁挂工作室定件,因历史问题最终留在了中国美术学院。这件作品在多位工人的配合下,耗时5个月才得以完成。梁绍基回顾说,因此壁挂尺幅巨大,在制作过程中容易变形,万曼先生与他就横织还是直织来制作讨论了许久,最终选择了直织。
《云(大佛)》不仅表现出了现代壁挂独有的厚重,这件作品也是在国内屈指可数的一次正式亮相,作家三毛看过这件作品曾感慨,“有一种崇高的孤独感”。
除此之外,本次展览也系统地将中国美术学院的纤维艺术,尤其是织物艺术的创造脉络进行了展示,既普及了基础的纤维艺术壁挂的形式,也专业且深刻地展现了纤维艺术中织物艺术的多形态变化。观众可以有效地了解纤维艺术的深度与丰富,此次展览不仅仅是一次艺术盛宴,也是一次美育传播。
与此同时,在时装周的潮流艺术快闪活动中,还能看到奈良美智等艺术家的作品。
值得一提的还有融合中国古典美学的闭幕大秀。 4月16日的时装周闭幕大秀由GRACE CHEN担纲,继《中国风雅·琴棋书画》后,GRACE CHEN将携《中国古典文学》三部曲系列的第一篇章《红楼梦境》系列和第二篇章《宋词心境》系列亮相。
《中国古典文学》三部曲系列是GRACE CHEN努力将博大中国文学审美与现代时尚美学融合的一次尝试。设计师希望将理想生活的“梦”幻化成现实世界的“实”,期待引领更多向往美的人们,走入中国古典文学的美学。
据悉,濮院时装周由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和桐乡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流通分会、中国针织工业协会、濮院镇人民政府、桐乡濮院针织产业园区管理委员会共同承办。(更多新闻资讯,请关注羊城派 pai.ycwb.com)
来源 | 羊城晚报·羊城派
责编 | 陈晓楠
校对 | 赵丹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