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来自纽约》:来自人间烟火气的温暖【寒箫不影评】_天天快讯

哔哩哔哩   2023-03-26 16:07:08

红梅凌树千秋雪,夜雨寒江独奏箫。

各位观众早上中午晚上半夜都好,我是打死都想不到这个写一期少一期纯主观个人感受分享的“影评”系列居然还能有后续更新的非影视区UP主凌雪寒箫。


(资料图片)

在介绍今天这部电影之前,我有必要讲一下我为了看这部电影所经历的艰难历程:自从上次我写完了那篇《保你平安》的影评之后,我的爸比和妈咪就给我推荐了这部电影,说这电影在准三线城市都没有电影院上映,是超级冷门的低成本影片(相对于大厂大制作而言),叫身在省会城市读大学的我趁着大城市院线片子多的天时地利去看一看这部片子。

这电影真的冷门到极点了:全沈阳上周仅有三家电影院放映,

然后呢?然后上周六3月18号,我独自一人,坐了16多公里的地铁,再步行走了三公里的路,跑到了一个比沈阳北站还远的地方,前后辗转近两个小时的路程,结果人到了票取完了然后告诉我放映机出了故障今天的电影取消了???

——咳咳,言归正传,在本周四也就是3月23日,我再一次地跑到沈北一家小商场的电影院里,下午两点半,包场看完了这部电影在沈阳院线的最后一场,看完之后我内心只有一个想法:如果我不为这部电影写一篇文章,那我就对不起我这两遍跑腿!

没错,它就是本次的主角,原定2018年8月18日上线院线后不久便被撤档,直到今年3月13日才得以在大陆重映,由与李小龙、梁小龙、成龙并称“香港四小龙”的1986年台湾金马奖影帝狄龙领衔主演的电影——《我来自纽约》。

读前提示:以下内容介绍纯属主观感受,如有不同意见我表示尊重理解但不一定会百分之百全盘接受,你如果非要瞎杠的话就是你对】

【特别提示:本片在大陆上映之前已在2016年3月10日于马来西亚上映,实际制作时间为2015年前后,而且电影从开拍到上映中间曾经历过无数波折,因此请不要完全以现今的拍摄技术来衡量作品】

老规矩,开始评价之前先介绍一下这部电影的剧情。

在纽约出生的11岁美籍华裔少女Sarah林思家(陈沁霖 饰),因为母亲Sophia林淑娴(宣萱 饰)需要前往重庆工作的原因,将自己的女儿暂时借宿在广州,让她与曾是咏春拳教练的跌打医师外公阿根(狄龙 饰)同吃同住,由此展开的一段漫长寒假生活。

啊是的,没错,这电影真的没什么特别复杂的剧情,这是一部日常向电影,整个作品讲述的都是这对爷孙和他们街坊邻里的生活日常。

但是有一句话,叫做平凡之处见波澜。

来吧,经典三段论,让我告诉你我的推荐理由。

超精彩亮点:这部片子的每一处布景都是满满的市井烟火气

虽然根据我所查的资料,说这部电影的导演是马来西亚人,部分剧情的取景也有点像在马来西亚取景,但我不得不说,这部电影真的让我有感觉到满满的来自于中国式市井生活中的烟火气,以至于这条亮点,我特意加个“超”字做前缀,而不是单纯地写“精彩亮点1”。

不管别人评价如何,至少这种市井气息我很喜欢,之前我还在想自己为什么那么喜欢城市生活,也许我现在就明白了。

先说布景吧,这部电影主要剧情基本上就安排在男主角,Sarah的外公阿根的家里。家中的布局让人一眼就感觉到有老城区居民住宅的感觉,墙上的照片能在不言之中让人感觉到年代感,各类传统药方的摆放和陈列、还有东南一代家中供奉的神像都能让人感觉到广东一带的传统特色;也暗示了某些东西。

除此以外,本剧中习武者演练的小公园、街边支起的报摊、四方围起的天井弄堂、阿宝家熙熙攘攘的杂货铺、瓷砖木桌的粤式早茶楼,让人感觉到中国特色平民生活气息十足,更让人称之为一绝的是本剧的角色对白,普通话、粤语英语共同结合而成南亚式语言有着浓浓的地方化本土气息。这似乎不是一部电影,而是发生在我们生活中的真实故事。

【PS:不知道是不是考虑到一部分观众是冲着狄龙叔这位擅长咏春拳的功夫演员而来的,本作有特意为阿根这位角色的背景故事加了一条前咏春武术队主教练隐退转行设定,在剧中也小秀了一手咏春拳,将在年夜饭上收保护费的几个地痞流氓打得落荒而逃(虽然但是,全片打戏时长半分钟不到,单纯为了去看电影的大可不必哈,这电影也不是动作片)。】

最好的陪伴,是既有远亲也有近邻

个人认为,任何一部好的电影之所以能打动观众,那么有很大一部分源自于对于人物的塑造。《我来自纽约》也不例外。这个作品中至少有4个角色,我对他们的印象异常深刻。下面便介绍一下。

首先便是本片的男女主角,从小美国长大的11岁少女Sarah和被中国文化熏染了一辈子的外公阿根。起初他们对立: Sarah生于海外,不习惯国内的生活,对于在她眼中这种穷乡僻壤的排斥让她拒绝和外公正常交流,不食正餐,开口即英语,一天到晚蜷缩在屋里玩手机;阿根习惯传统,刚正严肃,古板内敛,典型的中国式家长,也不太容易理解Sarah的一系列怪举动。随着剧情的发展,两人的心开始逐渐靠近。也是本剧的一大亮点,我们待会儿放到后面再谈。

其次就是本剧的第二女主角——阿根的女儿,Sarah的母亲Sophia。他在剧中的戏份及台词并不多,但是演员用他无言的演技配合上导演不受设备以及技术限制的镜头语言完美的塑造了一个饱满的角色:思想开放,为了爱情选择尚未出生的Sarah前往美国,与爱人分手后独自一人坚强地扛起了整个家,成为了著名的服装设计师,这一次10年后的再会让她心中百感交集,五味杂陈。

此外,虽然本作的剧情可以视作日常单元剧串联,但就是这样的单元剧却衍生出了多条少而精的情感故事线,而这些故事线中相当重要的一环就是阿根家的街坊邻居们。而我认为这其中的代表人物就是阿根家邻居的孩子阿宝。会打篮球会跳舞,为了一顿金拱门不择手段,敢于指责不讲道理的同龄人,擅长一口散装Chinglish,是全剧的搞笑担当。经常脱口而出神句,让观看着电影的我坐在放映厅里一个人笑个不停。在他的帮助下,主角爷孙迈出了破冰的第一步。在我的眼中,乍一看这个孩子,我会觉得他的行为非常幼稚,非常调皮。但是当我细想他的年龄之后,我却能瞬间感同身受,因为每一个人都曾经是个孩子。

源自真情的温暖值回了票价

熟悉我的人都知道,我不喜欢批判。与其口诛笔伐diss假丑恶,我更习惯寻找真善美,我写观后感也更喜欢推荐好片,而不是炮轰烂片。

下面,我就告诉你我会选择向你推荐这部《我来自纽约》的主要原因。

Sarah除了国籍和所受的文化与我们相比不同之外,其实和我们一样,也是一个普普通通的11岁天真女孩。她对这个世界有着天生的好感,所以当你用善良去拥抱她时,她会把她的心毫无隐藏地向你打开。从吃汉堡、握筷子、喝早茶开始,外公在尝试着,学习着和她相处。

外公为他的孙女擦拭跌打酒治疗她的伤口,在她和朋友比赛广东话顺口溜时给她进行提示,在冬至的时候月下共食汤圆,在天桥上坦白过去和她妈妈相处的故事,给她准备一个中式的圣诞节,学会如何使用智能手机上网……

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Sarah用她的方式回应了外公的爱。圣诞节那天他为自己的公公特意准备了一份圣诞礼物,他提醒自己的公公多吃苹果,生病就应该去治,害怕不能照顾公公,于是临别即将来临之时,争分夺秒地想办法教他上网。于是便有了那天晚上,看着外公不会发微信表情包的时候,哭泣着与外公相拥的那一幕。11岁的诺言,如此真诚。

与此同时Sophia和阿根,这对曾经决裂过的母女,用了10年时间终于和解。对不起,是因为我爱你。我那么爱你,却曾经那么狠心地伤害过你。

所以我选择推荐《我来自纽约》。没有跌宕起伏的剧情或者撕心裂肺的生离死别,却足够真实地用无数个奇迹展现了我们的日常。它会让你笑着流泪。

因为,倘若一部艺术作品能讲明白一个浅显易懂的道理,或者是一个足够感人的小故事,就够了。

最后惯例送上衍生小贴士:

1.本片已有正统续集《我来自纽约2:当我们在一起》,衔接本片片尾,讲述阿根跟着孩子们一起搬到纽约住之后的故事。网上有资源,大家可以自行找来看。

2.本片有同名漫画版和小说版,和电影剧情相同。看不惯电影的也可以去看漫画和小说。

感谢大家看到这里,我是寒箫,一个不会成为专业影评人的小说写手,喜欢的话请长按点赞按钮,一键三连,还可以点个关注。本次内容就到这里了,让我们下一次视频投稿或者文章投稿再见。

【本文所使用图片均来自于网络】

精彩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