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气滞血瘀型)古方1则——参芪鳖甲甘草汤

北京中医肾病王剑飞   2023-02-04 16:14:28

慢性乙型肝炎系因乙型肝炎病毒(HBV)持续感染所引起的肝脏慢性炎症性疾病,其病机错综复杂,病情极易反复,并有一定传染性,临床上较难治愈。该病在中医学可归属于“胁痛”“黄疸”“积聚”“肝着”等范畴。

中医认为慢性乙型肝炎的发病为正气不足,感受湿热疫毒,或饮食不洁,或先天胎毒而致。病机特点为湿热羁留、肝胆不疏、脾胃受损,久病则瘀血阻络。中医强调乙型肝炎发病的内因为正气不足,外因为湿邪疫毒。体内正虚邪实并存,虚实夹杂,两者互为因果,影响疾病的发展、变化与转归。


(资料图片)

气滞血瘀【症状】右胁闷痛或刺痛,按之有块,面色晦暗,肌肤甲错,头面皮下可见红丝赤缕,肝掌,蜘蛛痣,皮下出血点,衄血,形体消瘦,腹壁静脉怒张,腹中痞块,舌紫暗,脉弦涩。

【治法】益气活血,化瘀软坚。

【方药】参芪鳖甲甘草汤

方组:北芪、党参、鳖甲、穿山甲、生地、当归、赤芍、郁金、香附、甘草 【注:用药剂量需要辨证处理,仅供参考】

临床加减:

面色巩膜发黄,胆红素增高加栀子、川牛膝;

右胁胀痛加枳壳、香附、延胡索。

肝硬化腹水、球白倒置者加鳖甲珠、三七粉、白术、大腹皮、葶苈子、泽兰、泽泻、益母草。水煎服。

注:文中所涉及到各类所述配伍、方剂药方、验方,药膳等必须在中医师当面辨证指导下来借鉴、应用,切勿盲目尝试!本文仅供专业中医人士参考学习,不能作为处方,请勿盲目试药,本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

精彩推送